
21 Sep 拜占庭艾阿來
拜占庭時期(公元313-638)的伯賽大(Bethsaida)是朝聖者常到的地點。部分朝聖者的行程紀錄倖存至今,其中最詳細關於伯賽大的紀錄,來自巴伐利亞(Bavaria)艾希施泰特(Eichstätt)的主教維利巴爾德(Willibald )。主教的行程保存在文獻《聖維利巴爾德的行程》(Hodoeporicon of Saint Willibald)之內。
從(提比哩亞)他們環繞海而行,
《聖維利巴爾德的行程》(Hodoeporicon of Saint Willibald)
從抹大拉的村落到迦伯農的村落,
就是主使到那王子的女兒復活之處。
這裡有一所房子與一道大牆,
居民告訴他們是西庇太與他兒子約翰和雅各的居所。
(從迦伯農)他們來到伯賽大,就是彼得與安德烈的家鄉,
現有一座教堂座落於他們(彼得與安德烈)的故居之上,
他們在那裡留宿一宵,第二天早晨去了哥拉汎(Chorazin),
就是我們的主醫治那被鬼附的、將鬼趕入豬群之處。
在這裡有一座屬於基督徒的教堂,在這裡完成禱告禮儀後,
他們去到約(Jor)與旦(Dan)的水從地湧出之處,
這兩個泉的水從山上往下流,合併成為約旦河。
2016-2018 在艾阿來(El-Araj)三個考古季度期間,挖掘過程中,不斷發現典型,屬於拜占庭時期教堂的文物,包括:高壇屏障,帶金箔玻璃馬賽克,馬賽克小方石及帶花卉設計裝飾的十字架。2019年,教堂的西南角出土,隨之而來是整道南廊(South Aisle)馬賽克地板。








2021年,在教堂中央及聖壇前分別發現帶有希臘語銘文的馬賽克,中央銘文紀錄一名主教修葺教堂,奈何下半部分未能存留,教堂後殿(Apse)內也發現帶幾何圖案的馬賽克地板。

2022年,在教堂東北角考古學家發現這教堂的第三道希臘語銘文。完整的銘文內容紀錄修葺兩名古人斥資修葺教堂,主教君士坦丁(Contantinus) 請「天上眾使徒之首」為兩人及其子女代求。「天上眾使徒之首」是拜占庭信徒對彼得的稱謂,常見於該時期的文獻。配合維利巴爾德行程的資料,已及天上眾使徒之首銘文,考古學家相信這座教堂正正就是主教親眼所見的教堂。按該時期的傳統,教堂是建築在使徒彼得與安德烈的故居之上,因此考古學家稱此為「使徒教堂」(Church of the Apostles)。




除了使徒教堂,在2022年,教堂後殿外發現拜占庭浴場遺跡,包括空心磚及輸水設施,考古學家按此推論,拜占庭時期整個範圍屬於一座修道院。院內包含使徒教堂、浴場及供朝聖者住宿的房間等等。